走进荣军院。资料图片
杨立东在为一位从山西专程来到沧州治疗眼疾的患者进行检查。资料图片
沧州眼科医院院长杨立东。
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家伟 通讯员 赵娟
杨立东,46岁,沧州眼科医院院长。这些天接到的电话,最多的是问他哪天出门诊。在他看来,这是长久以来积淀下的一份信任。
与他创下的“4万余例白内障手术”的“纪录”比起来,更让他动情的,是当年在贵州大山里,他作为志愿医生前去免费做手术,在离开那家乡卫生院时,门口堆的一堆拐棍:那都是山里的患者作“导盲棍”用的,手术做完了,他们看见了,这棍子,便纷纷扔到了角落里。
多少年过去了,那个画面至今让杨立东想起来仍旧眼含泪花。一位医生的价值与荣耀,不仅仅在“4万余例”的数字里,更在那一堆再也用不着的拐棍里。
学习
4万余例白内障手术 和患者扔下的一堆拐棍
把每个细节 都尽力做到极致
1999年,大学毕业后的杨立东成为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的一名年轻大夫。越是研究,他越是对生命本身产生深深的震撼与敬畏。
当时医疗条件无法跟现在相比,就拿眼底检查来说,当时的设备相当于“扒着门缝使劲往屋里看”。没别的办法,只能逼着自己不断学习:跟着书本学,杨立东说那时自己最大的支出就是买书了;跟专家们学,每到周末,只要听说北京、天津有学术会议,赶紧坐车过去……
当然,更重要的学习是跟身边的前辈们学。杨立东说,他很感激遇到的郎全生、徐深等多位沧州眼科名家。这些医学前辈不仅仅从技术层面给了杨立东大量的启发,更让当时身为年轻医生的他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“医者风范”。至今说起来,他仍旧如数家珍:面对病人和蔼可亲,好好说话;不管几点下班,必须得看完最后一位病人;不急不躁,站到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……这些看似简单的“常识”,却给了杨立东受用至今的教益。
这些教益体现在他的职业生涯里:做好与患者的交流,很多时候,患者看到你开出一个几块钱、十几块钱的药方,有可能心里就想:那为什么还让我做了二三百块钱的检查?这时就要好好解释:正因为有了那些检查,医生才有了开出这个药方的依据;给患者检查,先用暗光,不能直接照瞳孔,要用侧光先检查周边;翻眼皮,特别小的一个动作,但这里面同样蕴含着“学问”,跟患者聊着天呢,突然就说“好了”……这些“细节”积累起来,就成为杨立东追求的目标。他想着,把这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,都尽力做到极致。
精进
创造纪录,超越纪录
2004年,杨立东有了一次难忘的进修经历,师从青岛眼科医院院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。谢教授是眼科医生当中唯一的院士。从谢教授身上,杨立东感受到了医者的严谨,“看病要看到‘病根儿’”;诊疗理念上,要体现出一种“全局观”;在手术操作上,哪怕是缝合,先缝哪一针、缝多大的跨度、接下来缝哪一针…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。做白内障手术,提前做足“备课”,根据病人的角膜曲率和地形图,选择一个最佳的切入点,为的是通过这次手术,不但不能增加病人的散光,还要争取“顺便”给去掉几十度……
在院士级别的老师身边,杨立东切身了解到了国内甚至国际上最顶尖的眼科诊疗理念与技术。这种视野上的开阔,也让他有了更为深厚的学术基础。
结束进修后,杨立东来到沧州眼科医院。当时医院刚刚创立,没办法,他必须同时涉猎青光眼、白内障、角膜病、眼底病、眼外伤等业务,这让他几乎每天都处于极高的工作强度里,甚至结婚那天,还到医院里做了一台急诊手术。那是一位来自县里的患者,因为啤酒瓶爆炸伤到了大发体育:。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,杨立东根本没犹豫:“这就是医生的活儿。”
随着医院新兴力量的不断加入,杨立东重新将精力放到了白内障与角膜病上。迄今为止,他已经做了4万余例白内障手术。这个数字创造了沧州的一个纪录。但现在,杨立东早已不再将注意力放到数字的单纯累积上了。他现在最关心的,是一台手术从术前各相关科室的协调准备,到术中的有效执行,再到术后的减少并发症,在这个过程当中,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环节上的“齿轮”,从而打造一部完整、高效的机器,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。
4万余例白内障手术,成功率达到99%以上,这样的数据让杨立东的患者早就不再局限于沧州,而是扩大到天津、山东,还有我省的衡水、廊坊等多个地方。这几年来,甚至还有山西、江苏、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患者专门来沧州找他做手术,哪怕是自费。每次面对这样的一份信任,杨立东都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。
创造一个用数字体现的纪录,不容易。而杨立东,现在目光盯紧的,早已不再是那个不断增加的数字了。
担当
那堆让人含泪的拐棍
正因为多年来眼科医生的职业生涯,杨立东格外懂得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揭开纱布时的惊喜:呀!我看见了!那是窗户,那是树……这个世界多美呀,它值得每个人都能看见。
从2007年开始,沧州眼科医院发起了公益项目,为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帮助。随后,杨立东也接触到了国内一些公益慈善行动,他没有犹豫,立即就加入了,成为一名公益行动的爱心眼科医生。
就是从那时起,他的脚印踩到了青海、西藏、贵州、内蒙古等多个省份。一次次为爱出发,一次次为爱抵达。那时交通条件还不如现在这样便捷,去的地方又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,但杨立东却觉得,能够用自己的手术刀给那么多人送去光明,这是何等有价值的事啊!
那是2008年,他去贵州一座山里,当时是在一个乡镇卫生院,他几天时间做了300多例手术。有一天晚上,杨立东结束了工作,和同行人员一起往街上走。刚走到卫生院大门口,突然发现了一堆用当地小灌木做成的拐棍,原来,那都是来做手术的山民们拄着来的,那是他们平时用的“导盲棍”。手术做完了,他们能看见了,于是便纷纷将这拐棍扔到了这里。
事过多年,杨立东想起站在那堆拐棍前面的情景时,仍旧会眼里含满泪花。也许他会成为院长,会创造种种手术上的纪录,但在他看来,没有什么能比那堆拐棍更能诠释他身为医生的价值与荣耀了。
梦想
在沧州立那样一座眼科医院
如今,沧州眼科医院成为沧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杨立东每天思考的,也不仅仅是技术与手术,他更要从医院管理的角度,进行宏观上的思考与变革。“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段,它更是一份事业。”同样,在杨立东看来,医院也同样要体现出这种情怀与担当。
他说,虽然现在沧州眼科医院发展良好,可以说正在“快车道”上,但医院不同于其他单位,要对沧州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负责,要为每一位走进医院大门的患者负责。设备,我们可以花钱买先进的,但学科建设、人才梯队培养,却需要长期努力的积淀。这也是他目前最为关心的事情。“我们不会单纯追求规模。”杨立东说,他想通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,给沧州父老立起一座更加现代化、更具人文气息的眼科医院。他想着加强科研投入,医生不是单纯的“手术匠”,而是通过科研力量的注入,让医院更加趋近前沿,更加具有学术底蕴。让沧州人,在沧州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、更加高端的眼科医疗服务。